在梅州,早上的客家文化公園或者晚上的梅江邊都會遇到一些即興唱山歌的民眾,她們的歌聲是這個城市最美的符號。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與福建省和江西省接壤。境內梅江流過,山川秀美、物產豐饒。除了"客家之都"的美譽外,梅州還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和"山歌之鄉"的美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的梅州,從宋代開始,就有大量中原漢民經贛南、閩西,陸續遷徙、定居,最終形成了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客家。
梅州市客家研究會會長嚴峻指出,客家人最早在梅州得名:"很久以後,各個地方的認為就是粵東北這個地方才有客家,不知道別的地方有客家,客家是這裡得名的,是 這裡成熟的,最初人們知道有客家,也就是從這個地方。
明末清初以來,梅州長期作為客家地區的文化經濟中心,在客家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各地乃至世 界各地,梅州成為全世界多數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在當時,梅州成為客家人遷徙的一個中轉站和集散地:"後來,擴遷的時候,明末清初以來一直到現在都還不斷地向外遷移,遷移的過程中,梅州是最大的集散地和中轉站。明末清初,反清複明,鄭成功那個時候就是把一批客家人帶到臺灣,很多遷到臺灣、四川、陝 西、廣西等地。客家人很重視族譜,遷往客家大本營之外的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都把梅州當作自己的家鄉。"
目前,遍佈全世界的約300萬客家華僑中,絕大部分人都以嘉應州(梅州)為祖籍地。近年,前來梅州尋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更是絡繹不絕,梅州作為"世界客都"的地位得到更普遍的認同。
今天的梅州,是一個美麗、安逸,古樸和現代相結合的城市。梅州是客家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今天,這裡依然保存著比較完好的原生態山歌。
唱山歌、聽山歌,成為很多到梅州來旅遊的人必要做的一件事。梅州每年都會舉行山歌旅遊節和各種山歌比賽。在梅江邊上,很多自發唱山歌的人都是一 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不過,優美的歌聲同樣吸引了年輕人的駐足。
梅州山歌大師黃火興老師說,與其他地方的山歌相比,梅州山歌有自己突出的特點::"梅州山歌比較有特色,它是承傳了《詩經》三百首修辭手法,賦、比、興,重疊、雙關,雙關特別突出,其他地方的客家民歌很少有雙關音的。"
台灣桃園客家演藝協會會長羅秋蓮女士感歎說,與台灣的山歌相比,梅縣這邊的更加地道:"我覺著你們這邊是比較傳統,比較淳樸,給人的感覺是客家 人的那種調調感覺上比較舒服、很舒暢,聽起來就感覺又回到從前那種淳樸善良的環境裡面。我們那邊的山歌有加工過,比較美化一點。"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客家人過去大多數都居住在山區,在長期的勞動中,人們隨口而出,即興而歌,通過唱歌忘卻勞累,驅除恐懼,抒發內心的喜悅和悲苦,日長月久,山歌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時代在變,客家人的生活也在變,但客家人對山歌的熱愛不會變。
台灣和梅州源遠流長,據統計,台灣的客家人有一半以上來自古嘉應州,即今天的梅州,像台灣的蕉嶺縣的客家人基本上都是從梅縣的蕉嶺縣遷徙過去 的。嘉應大學宋德建教授這說:"可以說,台灣的客家跟梅州的很象,因為很多都是從梅州過去的,特別是蕉嶺縣過去,這邊的蕉嶺有20多萬人口,在臺灣有 40多萬蕉嶺籍的人
今天台灣的客家話主要有四縣話,其實就是梅州的蕉嶺、大埔、梅縣和平遠這四個地方。所以說客都的問題,台灣人特別認同,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這裡遷過去的,現在台灣有很多人家裡還有親戚在這裡。而且,很多梅州人現在還嫁到臺灣去。"
一位來自台灣的女士告訴我,來到廣東惠州,她聽不懂當地客家人說的話,而到梅州則沒有什麼困難。今天,被稱為古漢語活化石的梅州客家話是全球一億多客家人認同的標準客家方言,大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均採用梅縣話作為播音的標準化語音。
除了客家山歌和客家方言外,梅州的客家民居也很具有代表性。一位詩人曾這樣說:閩西的土樓壯觀、贛南的客家民居接近徽式建築,梅州的圍龍屋則顯得秀美。早春二月的客家圍屋似鑲嵌在青山水間的一件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