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嫁到台灣的印尼新娘有不少來自加里曼丹,而現在到印尼相親娶印尼新娘,也有很大可能娶到來自加里曼丹的印尼新娘;所以在這邊大概介紹一下加里曼丹,使有意娶印尼新娘的台灣男性,對來自加里曼丹的印尼新娘有個背景認識。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也譯作婆羅洲、婆羅乃(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中國海。
加里曼丹島面積為743,330平方公里。人口907萬(1980年)。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尼的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
加里曼丹島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還有鋁土、鎂、硫、鐵、金、銀、石英砂、石灰石、浮石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米、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採和伐木業重要。金剛石儲量居亞洲前列。西谷粉、胡椒產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開採與加工日益重要。早期加里曼丹受印度文化影響,加里曼丹出土過5世紀末的梵文碑文及一些不同時期的佛像,另外也發現了11世紀時爪哇式的佛像與印度教的神像。
加里曼丹島的一些沿岸地區人口較多。如坤甸,是正處在赤道線上的一個城市,華僑最早來到這個地方,現在華人也很多,市上大部分商店是華人開設的,因此中國風情很濃。因為是平原,這裡的河道四通八達,漁業發達,椰子樹也很多,椰幹用於出口。這裡天氣很熱,人們成天揮汗如雨。
大約在西元414年(晉安帝隆安14年),中國憎侶法顯由印度求得佛法,回歸中國途中經過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Ye-po-ti),根據史家的意見,認為此地是現今的婆羅洲。中國和婆羅洲最早的通航紀錄是出現在《梁書》裡,西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原年),在中國古籍中,當時被稱為渤泥(Poni)、婆 利(Poli)、或婆羅(Polo),後來演變成婆羅乃(Brunei),也就是現在通用的汶萊一名。
在梁、隋、唐三朝裡,婆利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國朝貢方物,直至宋代這種接觸繼續保持,到了明朝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官方航海便在此時開始,最著名的要算是鄭和的七下西洋,據記載曾兩次經過渤泥。
14、15世紀時華人曾在沙巴的今那巴打岸河(Sungai Kinabatangan)居住,有一明朝使者王森屏傳說還做過沿岸地區的統治者-拉者(Rajah),當時約西元1375年(明洪武8年)。
18世紀末業,華人活動逐漸轉移到婆羅洲的西部,主要集中在一些金礦開採地區,如坤甸(Pontinak)和三發(Sambas),大約在西元1772年(清 朝乾隆37年),有近百名客家人抵達坤甸,可說是開發此地的先軀者。估計在西元1820年(清道光元年),大約有三萬六千名華人居住在此礦區內,此後至西 元1823年(清道光四年)已達十五萬人之多。
蘭芳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但該國最初在加里曼丹島上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制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 是羅芳伯,蘭芳大統制名稱取之於此。
在20世紀70年代,印尼全國森林覆蓋面積高達74%。當時加里曼丹與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的「左右兩片肺」。但之後的30年,加里曼丹的森林被濫伐以獲取木桐,且許多森林被開墾為農田或種植園。到2004年時,加里曼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壞了75%,印尼政府在國際的壓力下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制止非法砍伐,但收效不大。
加里曼丹島的中部地區,向內陸就是原始森林,那裡面一直是個危險的地方,被人們稱為"黑暗的森林"。森林裡面住著一個令人生畏的土著族,這就是專門獵取人頭的達亞克族人。達亞克族人機智勇敢,在原始森林裡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男人種稻、打獵,女人在家飼養家畜和料理家務,不願與外界人多接觸,更不允許外界人進入他們的住地。但是也有些探險的人到過他們的住地。但當人們真進入他們的地區時,他們會熱情地歡迎。達亞克人住處是建造的長屋,每個長屋裡居住上百人,長屋的"頭人"是他們推選出來的,負責管理長屋裡的人們。在長屋外面掛著過去獵來的人頭骨和其它的一些獵獲物,如各種野獸的頭骨等,每一長屋的人可能是有親緣關係的一個部落的分支。
加里曼丹島上有著世界上最長的蛇,世界上最大的飛蛾,世界上最小的松鼠,世界上最小的蘭花……要想證明所有這些說法當然不那麼容易,但能有幸一觀世界上最大的大花草的風采。這是一種寄生植物,會散發出有毒的氣味。雖然最終並沒有遇到這種寬度達1米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大花草,但我的婆羅洲之遊還是不虛此行,讓我見識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繽紛多樣的生態環境。這裡的一切都那麼奇異,從顏色像成熟的番木瓜果的“唇膏棕櫚”到千奇百怪的大眼鯛和各種熱帶魚等。婆羅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公佈的一份報告說,自2005年7月到2006年9月,科學家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國分管的加里曼丹島總共22000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核心區,共發現三十種魚類、兩種樹蛙、十六種薑科植物、三種樹木和一種闊葉植物。
其中身長僅八點八毫米的魚,是世界上已知排名第二小的脊椎動物。此外,一種牙齒突出、能依靠腹部緊緊吸附岩石的鯰魚、六種暹羅鬥魚等物種,也是前所未見的。新發現的薑科植物比迄今發現的整個薑科茴香砂仁屬植物的數目還要多一倍。
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四月公佈,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加里曼丹島共發現了三百六十一個新物種,平均每個月至少新發現三個物種,且該地區尚有上千個物種還沒得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