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娘!?這個名詞對於大多數台灣人是比較陌生的,畢竟印度新娘並不是娶外籍新娘的主流,也沒有有外籍新娘仲介在提供印度新娘介紹服務;但印度女性還是美麗和傳統的,仍舊吸引不少人透過各種方式迎娶。
西方人的臉型、東方人的眼神,在印度女人臉上得到了和諧統一,黑人和白人的膚色也在印度女人身上得到了調和,印度女人的好人緣是天生的,印度女人擅長歌舞,她們幾乎個個都是天生的舞者,印度女人是保守的,在一個宗教國度裡她們幾乎都是圍繞著家庭而生存。
印度婦女處在社會的底層,但是女性又是整個社會的欣賞對象,女性和女神形象在印度藝術和宗教殿堂中佔有很高的位置,供人們膜拜。這些女性的特徵是豐乳、細腰、肥臀,身體扭成"三道彎",性感嫵媚,風情萬種。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特有的氛圍造成了印度女人獨特的禮儀規範。印度女人一生都是以家為主,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
印度人的自我封閉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文化系統。種姓制度、對女性的歧視成了一張天然大網。印度女子遭受的苦難是從胎裡就開始的,許多母親懷孕後都到醫院進行胎兒性別測定。在一個家庭裡,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她還有活下來的希望,第二胎的機會就小了,第三胎生存的希望就十分渺茫。
成家的印度女人承擔著不算輕的家庭重任,在印度鄉下,傳統上男人是不怎麼勞作的。到過印度的人,或許會看到這樣一個情景:每個鎮子裡黑壓壓閑站著聊天無所事事的全是男人。工地裡搬石頭的,田間勞作的卻都是女人。工地裡也看得見男人,大多蹲在那裡的比較多。而在幹活的卻是個瘦弱的女子。印度女人的另一項工作就是每天要做許多宗教的祈禱儀式。
印度女人幾乎都沒有工作,現在的印度開放了許多,女孩子也可以上大學了,但是她們大多大學畢業後仍然會呆在家裡不出去工作,他們的風俗認為,女人天生就不該抛頭露面,要以家庭為重。
印度女孩的時尚當然就是鼻環和額頭的紅痣嘍,那是獨屬於印度女人的標誌。印度女子的"鼻飾"和"耳飾"極富民族特色。根據當地風俗,未婚少女和已婚女子,佩戴這兩種首飾,說法也截然不同。出嫁了,印度少女終於戴上了精美的"鼻飾"。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飾。只在出嫁時,才鄭重地佩戴。
印度還流行一種"吉祥痣",那一點嬌嫩的顏色,可紅、可黃、可紫,也可黑,主要是根據衣服的色調。吉祥痣既能美容,又可避邪。到過印度的遊客,都會發現,那裡不同年齡的婦女,不管身份地位怎麼樣,都毫無例外,在前額正中點一顆鮮豔的"紅點兒"。
除去鼻飾、耳飾之外,已婚女子還須佩戴一種更新鮮的小玩意兒——"腳鈴"。這種金屬飾物,總是發出"叮叮噹噹"的撞擊聲。其一,美觀;其二,辟邪;其三,尤其能防範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軌的醜事來。
印度美女贏得了1994年、1997年和1999年度的世界小姐桂冠,壟斷了2000年"世界小姐"和"環球小姐"兩項選美賽事,使得印度成為美女超級大國。印度女子為什麼能夠具備如此迷人的獨特的美?這跟他們的種族遺傳、文化遺傳的豐富多彩有密切關聯。
第一,眼睛大而有神。有本我的民族特徵。時至今日,全球化大潮席捲世界每一角落,但是印度人對自己的民族服裝仍然十分珍惜。在很多國際場合,經常看到身著紗麗的印度女子,展現了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自信。幾乎所有印度美女都具有同一美麗特徵,就是她們的眼睛大而有神。
第二,皮膚細膩有光澤,有彈性,密度高。
第三,體型完美,流線感強烈。
第四,比較典型的東西方文化的產物。混血兒特徵非常明顯。印度是著名的"人種博物館"。自古以來,土生土長的達羅毗荼種族、跟北方的雅利安種族血乳交融,歷代還混入了一些波斯、突厥、阿拉伯等種族的血統,使得印度人的面貌具有混血優勢。許多印度美女體現了多種血統的優點。眾所周知,遠緣交配的後代不僅更加聰敏、而且格外美貌。
第五,五官端正。
第六,性感而迷人。
許多皮膚黝黑的人們羡慕白色皮膚,然而許多白種人反而羡慕深色皮膚。在印度,從純白到褐色的調色板,配製出"印度特色"。
真正的美,源於文化。幾千年來,印度一直創造著豐富多彩而且獨一無二的文明。印度教聖典《四大吠陀》、兩大史詩《摩珂婆羅多》、《羅摩衍那》都對世界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近代以泰戈爾為代表的印度文學,獲取了全世界的矚目。在這樣的文化傳統薰陶哺育下,印度美女具有比較高貴的素質修養的美女膚色。這種優越性,恐怕只有在拉丁美洲的某些國度才可與之匹敵。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