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許多原籍大陸(包括其他新住民)的配偶來台后,由於結婚的對象多半都是台灣社會經濟地位較為低落的家庭,使新住民配偶多被視為弱勢群體,在媒體面前曝光時,也多是訴苦式的控訴遭到各种不公平待遇為主,以获得社會同情。然而,身為陸配的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理事長湛秀英認為,長期的自怨自艾、訴諸悲情無法使陸配群體有所提升,應改變思維、走出新的道路。
2017年10月,由兩岸婚姻当事人自行籌辦的首屆"在台陸配議題研討會"在台灣高雄登場。會議集中探討新時代陸配群體構性的改變,已呈現“三高”優勢(高學历、高社經地位、高資訊);以及放寬學历認證以增進陸配的求職條件。2018年6月30日,舉辦第二屆兩岸婚姻議題學術研討會,會議以"新時代、新願景、新发展"為主題,著重于在台兩岸婚姻政策及權益保障、兩岸婚姻二代未來之发展、居住大陸之兩岸婚姻、兩岸婚姻扶持政策,以及兩岸婚姻在台參政環境等五大議題。
台灣政治大學碩士生馮寧默指出,由于当今兩岸政治對立氣氛依舊,即使截至2018年4月底,兩岸婚姻人數達35.5万人(約占台灣人口的1.54%),其中取得定居的人數已有13.9万人之多,但受台灣政府采取從嚴認定大陸學历影響,許多陸配即使在大陸取得大學以上學历、在台卻無法被承認,"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也不對未領有台灣身份證的陸配開放,不僅影響其職業生涯的選擇與发展,更是在台灣少子化、勞動力逐漸短缺時所造成的人力資源浪費。也由于現行政策方面的限制,更加強化、固化了陸配在台處于低社經地位的狀況。
身為大陸新娘第二代的李彥霖、羅堇荷和葉育誠,也在會上分享了自身的成長背景。羅堇荷為高雄市新移民社會发展協會理事長徐莉之女,她從小隨母親頻繁往返台灣與上海之間,即使至今仍在台灣生活、接受教育,但對中國大陸的生活條件與環境也是相当熟悉。也由于自己特别的出身優勢,特别樂于向朋友同學們分享大陸發展的現況。她更身體力行,除了推薦同學參加兩岸各种寒暑假交流活動,現就讀南台科技大學觀光休閒學系一年級,也要利用暑假期間申請至南京進行觀光導游實習。
針對生活在大陸的台籍配偶境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羅鼎鈞表示,與大陸籍妻子登記結婚時,曾因遼寧省涉外婚姻登記的信息不公開,導致登記領結婚證当天才发現地點應該是在妻子的戶籍地——錦州市,而非在省會沈陽市,因信息不公開造成的舟車勞頓,令他與家人們記憶猶新。另外,大陸的涉台系統包括政府的台辦,民主黨派的民革、台盟,社會團體的的台聯等眾多單位,政出多門且公開信息的渠道相当有限,通常要靠自己的人脈关系才能获得推薦參與活動。羅鼎鈞呼吁,大陸應推進公開各涉台系統的聯系渠道,才能使当地涉台政策法規的服務更加到位。
台灣政大東亞所碩士、多維新聞記者許陳品則是對首次有陸配投入選舉的現象发表文章。2018年11月底,為台灣地區四年一度的九合一地方選舉,許陳品觀察到,目前已有國民黨提名的史雪燕、中華婦女黨推出的陳習珍,分别投入南投縣第一選區議員(南投市、名間鄉選區)和台中市第八選區議員(北屯區)的選戰。不過女性陸配投入選舉也遇到相当多困難,例如家人是否支持,經濟上有無后顧之憂,加以台灣社會從過去的"反共",到現在的"仇中"、"恐中"意識形態作祟,無法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大陸和陸配群體,皆成為陸配參政、參選的障礙。許陳品也指出,大陸正大力推動"融合發展"的對台政策,台灣社會也更應加包容、接納新住民群體,增加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感與社會參與感,使包括大陸新娘在內的新住民快速、順利融入台灣社會。
作為國民黨籍縣議員參選人的史雪燕也在研討會現場現身說法,也提及決定參選的初衷。她稱自己雖創設"台灣外籍配偶福利發展協會",也服務了許多台灣民眾,但始終還只是具有推動社會福利政策性質的民間社团而已。要對公共政策制定更有影響力,例如廣設公共托育以減輕家務勞動負擔,就需要親自進入議會成為代議士提出法案,正好自己于2017年获得被選舉權,便毅然決然投入2018年的地方選舉。
研討會的最后,由高雄師范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韓必霽總結指出,研討會除了回顧過去,還要展望未來。她建議,在大會主題"新時代、新願景、新发展"的"三新"上,還可以加入"新教育",陸配及其子女與時俱進、共同學習成長,共創歷史新時代。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李銘義教授補充建議,兩岸婚姻研討會已邁向第二年,可將過去兩年來的研討成果汇整,呈送台灣陸委會、移民署及各縣市政府社會局作為正式政策建言,讓這股堅強的力量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