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台灣的越南新娘,當年被蔑稱為郵購新娘,長期受到社會歧視。幾十年過去了,她們在台灣生育的子女已經成長,還成了台灣新南向政策的動力火車頭。
20歲的陳金玲是越南新娘的女兒。在她成長過程中,從未因母親的背景感到不自在。金玲是台灣名牌大學的學生,會說流利的華語和越南話。
陳金玲說:"會有歧視很多是因為不瞭解,來自不瞭解不認識,如果我覺得大家能夠有機會,可以彼此交流然後真的認識彼此的文化。我覺得很多時候那些歧視就會自動消失的。"
台灣外籍新娘風潮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政府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為台灣男子同東南亞女子通婚創造了機會,當中又以越南女子占大多數。
陳金玲母親說:"我那個年代就是有台劇,台灣那個瓊瑤那種台劇然後想說台灣應該很好。"
由於語言障礙,金玲的母親初到台灣時生活不容易,同女兒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像金玲這樣的新住民第二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已經跟台灣社會密切結合,現在甚至成為台灣經濟重點培訓的人才,因為政府目前積極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正需要他們這樣的人才來建立與東南亞市場的密切關係。
在新南向政策下,政府資助外籍新娘的子女,回到母親的故鄉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
內政部移民事務組專門委員蘇慧雯說:"因為他們有可能會國語,那也會他們東南亞的語言,所以他們可能會在工作的部分,他們會有一些對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越南新娘第二代成新南向政策動力火車頭;而金玲的志願是成為外交官,協助推動台灣和越南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