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蘭(KotaMedan)是印尼華人最集中的區域,雖然棉蘭的華人大都極為富有,不太可能透過相親的方式成為所謂的"印尼新娘"嫁到台灣,但因為棉蘭是影響印尼的重要城市之一,要瞭解印尼新娘、瞭解印尼就不能錯過認識棉蘭;何況棉蘭也有不錯的風景,值得推薦。
棉蘭(KotaMedan)市位於蘇門答臘島北部日裡河畔,是北蘇門答臘省省會,人口200萬,是蘇門答臘島最大的城市,在印尼大城市中位居第五。
棉蘭(KotaMedan)市位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日裡河畔,棉蘭市由瓜哇人、馬來人、華人等民族組成,其中華人占19%以上,大多數人從事工商貿易。棉蘭市設有21個區和151個分 區,人口約 211 萬 。城市位於海拔25米的低地,氣候宜人。19世紀末為棉蘭小村,附近種植園興起後,發展為城市,是當時煙草 、橡膠、椰子、茶、油棕等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北蘇門答臘的中心棉蘭在印尼語裡是"平原"的意思,19世紀末棉蘭還是一個小村,因大片肥沃的火山土,這裡後來被開闢為印尼全國最大的種植園區,種植煙草、橡膠、咖啡、茶樹和油棕。種植園興起後,遂逐漸發展為城市,成為了蘇門答臘北部地方的經濟中心和附近油田的供應基地。
棉蘭工業主要有椰油、肥皂、捲煙、橡膠製品、飲料、磚瓦、電池、紡織、機器製造等。各大種植園、油田和鐵路管理局、貨棧以及與之緊密聯繫的國內外銀行分支機搆都設置在此,為僅次於雅加達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市北23公里河口的勿老灣島建有現代化港口,水深可泊巨輪,作為棉蘭的外港,是國內橡膠、煙草、劍麻和棕油的最大出口港,以進出口船隻噸位計,僅次於雅加達、巴領旁和泗水,為印尼第四大港。
棉蘭還是北蘇門答臘鐵路中樞,有公路通往本島各地,也有國際機場通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棉蘭不僅工商業發達,而且也是印尼西部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棉蘭市容齊整,街道寬闊,兩旁林木蔥郁,有諸多現代化建築。在棉蘭市區和近郊有許多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點,市內的蘇丹王宮建於1891年,造型裝飾,極為華麗。另有全國最精美的清真寺、北蘇門答臘博物館、鱷魚公園、大猩猩康復中心、森林公園等。
從棉蘭出發,遊人還可前往多巴湖和尼亞斯島遊覽,兩地均是印尼著名的旅遊景區。棉蘭鱷魚公園(TamanBuayaMedan)位於棉蘭市郊的阿薩姆古姆邦村,是一位羅姓華人在1959年創建的,1983年被省旅遊局辟為公園對外開放。
棉蘭鱷魚公園占地面積15公頃,園內養有不同品種的大小鱷魚1600條,最老的壽齡已有幾十年,最重的達700多公斤。園內還飼養著一批猴子、狗、蛇等動物。一些鱷魚及其他動物受過馴獸師的專門訓練,能表演各種精彩節目,如鱷魚追捕小動物,鱷魚與其他動物爭搶食物,猴子從鱷魚口中取食等。觀眾可看到,猴子與鱷魚之間,時而嬉戲,時而爭鬥。因鱷魚鬥勇不鬥智,猴子便常以智取勝,縱身躍到鱷魚背上作威作福。但猴子也不是常勝將軍,也有它甘拜下風的時候,觀眾有時會看到它戰戰兢兢地向鱷魚求饒的場面。它們的表演常常博得遊人的滿堂喝彩。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