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管是商務、旅遊或到越南相親娶越南新娘而來到越南河內,當然不能錯過到還劍湖一遊。
還劍湖是越南著名旅遊景點,越南首都河內眾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個,位於市中心區,南北狹長,呈橢圓形,面積約 12 公頃。過去有水道與東距不遠的紅河相通,後來被河堤隔斷。湖岸四周樹木青翠,濃蔭如蓋。湖水清澈如鏡,幽雅嫺靜,平均水深 1.5 米左右。岸邊伴有筆塔、和風塔、水榭等古建築,水中有玉山祠、棲旭橋、鎮波亭和龜塔等勝跡點綴,是河內第一風景區。
越南河內還劍湖位於河內舊城的中心區,被稱為河內第一風景區,這裡四周樹木蒼翠,湖水清澈如鏡。還劍湖內島建有龜塔,塔身小巧玲瓏,頂 端有一顆星。湖中心還是獨柱寺和玉山寺。玉山寺內供奉著關帝、興道王和文昌帝君三聖。玉山寺門外建有一座5層石塔,塔頂狀似毛筆,大門由4根筆狀石柱構成,有漢字對聯"臨水登山一路漸入佳境,尋源訪古此中無限風光"。寓意"金榜題名"。
還劍湖原為珥河支流,後因其北、東兩面通珥河的水道淤塞而成為湖泊。李、陳兩朝時被稱為綠水湖,後來因此湖被作為操練和檢閱水軍的場所而改名為水軍湖,還曾一度改稱左望湖。
還劍湖也稱為小湖,玉山祠(Đền Ngọc Sơn)坐落在湖面北部,湖面南部有龜塔(Tháp Rùa)。湖東面到南面是法式殖民建築集中的區域,巴亭廣場、文廟等建築在湖的西面。還劍湖北面,則是傳統的"三十六行街",每條街依所交易的產品來命名,交錯而充滿生活氣息的街巷很有懷舊感。
早上當地人在上班以前來到湖邊晨練;白天老人在湖邊垂釣、聊天;晚上湖邊的長椅都坐滿了人,情侶們索性坐在自己的摩托車上談情說愛。雖然四周都是繁忙的公路,摩托轟鳴包圍的還劍湖卻出奇的寧靜。
相傳1418年黎朝太祖黎利藍山起義之前,在湖水中撈得一把寶劍,上刻"順天"二字,10 年後已稱帝的黎利乘船游水軍湖時,突見一金龜浮出水面,游向船邊,黎利拔劍斬去,金龜口含寶劍潛入水底。黎利命人排水尋劍,但水中劍、龜全無,人們說這是金龜要回了寶劍,湖名從此被改為還劍湖。後來又傳說此劍被仙人送還,插在湖裡,劍把留在水面上,現在就是湖中心的一個小寶塔。在還劍湖北部的玉山島上有一座古寺玉山祠,也是河內名勝之一。玉山島呈圓形,因看似玉石而得名。
島上古寺因島得名,建于黎朝末年,始建時名叫玉山寺,阮朝紹治三年(1843 年)被毀重建時改寺為祠,供奉關帝、興道王陳國峻和文昌帝君三聖。1865 年阮朝文學家阮文超主持修葺玉山祠,並在附近建鎮波亭,架棲旭橋,築筆塔和硯臺。棲旭橋是一座湖東岸連接玉山祠的木拱橋。筆塔因頂狀如毛筆得名,建在湖東岸的桃腮山上,高 5 層。硯台建在筆塔下通往玉山祠的入口處,是一塊墨硯形的大石塊。筆塔大門由 4根石柱構成,4 柱頂端也均為毛筆狀,中間兩柱較高,中間是通道,柱上有漢字對聯。玉山祠的門上是一個小巧玲瓏的樓亭,人稱得月樓。祠門與棲旭橋相通。還劍湖裡有一根灰色粗大的大理石柱子,石柱半腰伸出 8 支檀木做的承拱,托著一個寺廟,這就是著名的"獨柱寺"。
獨柱寺全部用當地貴重木材做成,四周是一圈短欄杆,寺旁有階梯,寺簷微微上翹,寺角形成 70°翹起,寺身小巧玲瓏,結構勻稱。獨柱寺始建於 1049 年的李朝,近千年來多次重修,現存古寺重建於 1955 年,雖規模比原建要小,但其藝術風格仍保持了原寺風貌。在越南獨柱寺名氣很大,許多手工藝品、銀器、漆器和刺繡以及其他藝術品的花邊上,都印有美麗的獨柱寺的圖案。還劍湖中的龜塔也是河內的千年古跡,據說那就是仙人送回的寶劍把,遠望就像一隻從湖中伸出來的手,因建在湖中龜丘上而得名。塔雖並不高大,但挺拔而立,塔影碧波,為還劍湖增色不少。近年塔頂上又被裝飾一顆大星,更顯秀美壯觀。
內島建有龜塔(Thap Rua),塔身小巧玲瓏,頂端有一顆星。湖中心還是獨柱寺和玉山寺。玉山寺內供奉著關帝、興道王和文昌帝君三聖。玉山寺門外建有一座5層石塔,塔頂狀似毛筆,大門由4根筆狀石柱構成,寓意"金榜題名",有漢字對聯"臨水登山一路漸入佳境,尋源訪古此中無限風光"。
關於還劍湖的傳奇雖然眾說紛雲,但每種傳說都不脫李太祖獲得神劍的經過及他使用這把神劍抵抗明朝的侵略(1418-1428年)的過程,這故事聽起來就像越南版亞瑟王傳奇。當李太祖終於推翻明朝的統治後,便駕著小舟來到還劍湖的湖心,將神劍還給神龜,據說這只神龜從李太祖手中收回神劍後,就馬上潛入湖中,從此消失無蹤,"還劍湖"之名便由此來 。
文章留言